“地平”类降压药,2023年市场规模超165亿元

前 言

作为国内降压药物市场中的重要类别,以左旋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为代表的钙通道阻滞剂(CCB)持续占据较大份额。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2023年我国总体医疗机构CCB类药物销售规模超过165亿元,同比降低23.1%。虽然内资企业的整体市场份额更大,但是2023年销售额排名前三的均为外资,分别为拜耳、晖致和阿斯利康,合计占比逾30%。

 

补充说明

*本文所述的钙通道阻滞剂药物市场范围(按照药物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法ATC2编码):C08;

*中国医疗机构:包括两个医院渠道(城市医院、县域医院)和两个基层医疗机构渠道(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

 

市场规模逾165亿,头部分子均已纳入集采

钙通道阻滞剂(CCB)可以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主要包括以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CCB,和以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为代表的非二氢吡啶类CCB两类。

 

图1-2023年各类降压药分渠道销售额占比及CCB药物渠道分布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2023年我国总体医疗机构CCB类药物销售额达165.1亿元,同比降低23.1%,在整体降压药市场占比33.3%。此外,该类药物主要在城市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渠道销售,且近99%的市场份额由单一类用药占据(图1)。头部分子方面,2023年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以超40亿元销售额位居前二,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分别排名三、四。增速方面,近年来尼卡地平、贝尼地平、西尼地平和乐卡地平增长较快,尤其是尼卡地平,2021-2023年复合增长47.9%(图2)。

 

图2-2023年总体医疗机构CCB类药物TOP10分子及增速表现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到2023年,排名前六的分子已在整体降压药市场合计占比超过90%。从不同分子的渠道销售额分布来看,发现除了左旋氨氯地平重点在社区卫生销售之外,其余均是城市医院渠道占比最高,尤其是贝尼地平,达64.7%(图3)。

 

图3-2023年总体医疗机构CCB药物头部分子销售额占比&渠道分布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市场竞争充分,目前上述CCB领域的头部分子基本已纳入国家集采。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到2023年CCB市场中集采品种份额已占75.8%,主要包括氨氯地平口服常释剂、乐卡地平口服常释剂、硝苯地平缓释/控释剂等,涉及的原研厂家包括晖致、拜耳、阿斯利康等(图4)。

 

图4-国家集采CCB品种及2023年在总体医疗机构销售额占比

数据来源:法伯整理;法伯全渠道数据

 

拜耳、晖致、阿斯利康位列2023年TOP3

企业格局方面,法伯数据显示,目前整体CCB类降压药市场由内资企业主导,2023年在总体医疗机构占比63.2%。分渠道来看,除了在城市医院渠道内外资占比几乎持平之外,其余三个渠道内资均优势显著,尤其在乡镇卫生院,占比高达89.4%(图5)。

 

图5-2023年各渠道CCB类药物市场内外资企业销售额占比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具体来看,2023年CCB市场排名前十的企业合计占比61.3%,增速低于整体市场的增长水平。其中,拜耳和晖致以相近的份额分别位居前二,阿斯利康排名第三。内资企业中石药集团和施慧达药业排名靠前,华素制药近年来增速最快,2023年同比增长30.6%(图6)。

 

图6-2023年总体医疗机构CCB药物市场销售额TOP10企业及增速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在集采常态化和政策利好广阔市场发展的趋势下,内外资企业积极进行多渠道布局亦成为常态。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2023年TOP10企业中的三家外资均以城市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渠道布局为主,而大部分头部内资企业则更加重视广阔市场的销售,尤其是扬子江药业、华北制药、上海现代制药和昂利康制药,旗下CCB类药物在城市医院的销售占比均低于30%(图7)。

 

图7-2023年CCB类药物市场头部企业渠道销售额分布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几大“地平”类药物多渠道市场发展格局

如前所述,在CCB领域,经典的几大“地平”类药物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那么,不同“地平”类药物近年来市场规模变化如何?2023年呈现怎样的企业竞争格局?各企业的渠道布局有何特点?

 

左旋氨氯地平

总市场规模最大,石药反超施慧达

 

作为在总体医疗机构降压药市场份额第一的CCB类药物,左旋氨氯地平2023年销售额超42亿元,排名靠前的产品为施慧达药业的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和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玄宁)。其中前者是我国首个光学纯手性拆分抗高血压药,以其疗效显著、耐受性好、副反应低且质优价廉,深受临床专家和高血压患者的青睐。目前左旋氨氯地平已被纳入第8批集采(2023年7月执行),扬子江、南昌弘益、江西施美和华北制药4家药企中标。

 

图8-总体医疗机构左旋氨氯地平市场规模/企业格局及渠道分布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2023年集采执行后,左旋氨氯地平的总销售额明显减少,2021-2023年复合增长-20.9%。此外,施慧达药业的份额优势仅持续到2022年,到2023年石药集团实现了反超(28.5% V.S. 23.9%),集采中标企业扬子江药业和施美药业的市场份额亦明显提升。分渠道来看,发现社区卫生中心是大多企业重点布局的渠道,尤其是扬子江药业,占比高达55.3%(图8)。

 

硝苯地平

第7批集采执行后市场规模骤减

 

另一个近年来受集采影响较大的药物是硝苯地平,该药物包括控释、缓释和常释三种剂型,其中控释剂占比高达85.4%,且在除了乡镇卫生院之外的三个渠道占比较高(图9)。硝苯地平由拜耳原研,在第7批集采(2022年11月执行)中,其控释和缓释剂型均被纳入,分别有9家和5家仿制药企中标,原研未中标。

 

图9-2023年总体医疗机构硝苯地平剂型占比及渠道部分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集采执行后,两种剂型的硝苯地平市场规模均大幅缩减。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2023年硝苯地平控释剂销售额同比降低45.3%,缓释剂降低51.3%,也使得持续稳居CCB市场TOP1分子的硝苯地平,于2023年被左旋氨氯地平超越,退居第二名。此外,中标仿制药企的整体份额均有所提升(图10)。

 

图10-硝苯地平控释/缓释剂集采前后市场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进一步关注集采后硝苯地平控释剂市场的企业格局,法伯数据显示,到2023年,该细分市场依旧由原研拜耳(商品名:拜新同)主导,占比58.9%,份额排名第2-5的均为中标仿制药企。渠道布局方面,拜耳侧重在城市医院销售,上海现代重点布局社区卫生中心,华润双鹤则是主要在两类医院渠道(图11)。

 

图11-2023年硝苯地平控释剂企业格局及渠道销售占比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氨氯地平

原研晖致仍占据过半市场

 

2023年销售额排名第三的氨氯地平,是较早纳入集采的CCB类药物,原研晖致在第1批集采中落标,4家仿制药企中标。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在经历了集采冲击后,近年来氨氯地平市场规模稳定在30亿元上下,也有缓慢增长的趋势,2021-2023年复合增长6.5%,原研晖致(商品名:络活喜)持续占过半市场份额。分渠道来看,2023年城市医院、县域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均由原研主导,而乡镇卫生院超过80%份额由内资企业占据(图12)。

 

图12-总体医疗机构氨氯地平市场规模/分渠道企业格局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非洛地平

缓释剂型为主,已纳入第8批集采

 

另一个销售额超20亿的“地平”类药物非洛地平,由阿斯利康原研(商品名:波依定),缓释片为其主要剂型,占比达96.1%,该剂型于第8批集采(2023年7月执行)被纳入,包括华海药业、常州四药、南京易亨制药等在内的7家仿制药企中标。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随着集采执行,2023年非洛地平市场规模已呈现减小趋势,同比降低20.5%。原研阿斯利康的份额优势未被撼动,占比稳定在60%以上。分渠道来看,除乡镇卫生院之外的渠道都由原研主导,尤其是城市医院,占比达80.3%(图13)。

 

图13-总体医疗机构非洛地平市场规模/分渠道企业格局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首页    数据洞察    市场动态    “地平”类降压药,2023年市场规模超165亿元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