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批国采,这些抗哮喘及慢阻肺药有望纳入

前 言

2025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的“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曾明确指出,今年医保部门将持续深入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包括国家层面将在上半年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下半年开展第6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并适时启动新批次药品集采。作为存在强劲用药需求的领域,抗哮喘和慢阻肺药物市场共有12个品种被纳入既往批次国采。随着第11批国采脚步的临近,该领域又有哪些品种有望进入?相关药物近年来市场表现及企业竞争格局如何?

 

补充说明

*本分析所述的药品范围(按照药物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法ATC编码):R03,包括口服、注射和吸入剂等各类剂型药物。

*中国医疗机构:包括两个医院渠道(城市医院、县域医院)和两个基层医疗机构渠道(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

 

市场规模近270亿元,阿斯利康领衔市场

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2023年我国总体医疗机构抗哮喘和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达到268.2亿元,2021-2023年复合增长7.0%。分渠道来看,近年来各个销售渠道占比稳定,城市医院和县域医院合计占比近90%,2023年各个渠道均实现增长,其中社区卫生中心的增速最快,为34%(图1)。

 

图1-2021-2023总体医疗机构抗哮喘及慢阻肺市场规模及渠道分布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哮喘和慢阻肺药物主要包括皮质激素类、β2受体激动剂、黄嘌呤类药物、抗胆碱能药、抗白三烯药等丰富的类别。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2023年皮质激素在我国总体医疗机构抗哮喘及慢阻肺药物市场占比最大,达31%。TOP10分子中,布地奈德以近74亿元销售额位居首位,布地福格和盐酸左沙丁胺醇近年来增速更快(图2)。

 

图2-2023年总体医疗机构抗哮喘及慢阻肺市场TOP15分子及增速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企业格局方面,2021-2023年内资企业的整体增速高于外资且占比持续增加,到2023年达55.3%。法伯数据显示,2023年抗哮喘和慢阻肺药物市场销售额TOP10的企业合计占比73%,其中,阿斯利康和葛兰素史克排名前二,内资企业长风药业和成都倍特药业的增速较快(图3)。

 

图3-2023年总体医疗机构抗哮喘和慢阻肺市场TOP10企业及增速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新一批国采,5个品种初步满足纳入条件

根据法伯整理,在已经开展的前十批集采中,抗哮喘和慢阻肺药物市场共有12个品种被纳入,包括六个不同的细分类别,其中特布他林和孟鲁司特分别有多种剂型进入。既往集采涉及的原研厂家包括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默沙东、勃林格殷格翰等,原研药物仅默沙东的孟鲁司特片于第一批集采中标。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这些集采品种2023年在我国总体医疗机构抗哮喘及慢阻肺药市场合计占比达51.4%(图4)。

 

图4-抗哮喘和慢阻肺市场VBP品种及在总体医疗机构销售额占比

数据来源:法伯整理

 

随着第11批国采的脚步逐渐临近,有望纳入新一批集采条件的药物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根据易联招采截止到2025年3月21日统计数据显示,尚未纳入国采且原研企业+过评企业数量≥7家的品种共有113个,已初步符合纳入新一批国采的条件,当中也包括5个抗哮喘及慢阻肺药物品种,分别为:二羟丙茶碱注射剂、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剂、盐酸丙卡特罗吸入剂、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体剂、硫酸沙丁胺醇注射剂。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2023年上述集采候选品种在我国总体医疗机构的销售额合计超过20亿元,在抗哮喘及慢阻肺药物市场占比达7.7%(图5)。

 

图5-尚未纳入VBP且竞争格局数量≥7的抗哮喘及慢阻肺药物品种

来源:易联招采;法伯全渠道数据

*注:1. 竞争格局符合条件不一定会纳入国采,一切信息以官方为准;2. 统计截止日期2025.3.21,仅供参考。

 

抗哮喘及慢阻肺集采候选品种市场发展格局

进一步关注部分抗哮喘及慢阻肺药VBP候选品种的分渠道市场格局,法伯数据显示,硫酸沙丁胺醇注射剂超过85%的销售额分布在城市医院,二羟丙茶碱注射剂、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剂、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体剂则由两类医院共同主导,其中县域医院占比超过20%(图6)。

 

图6-2023年部分抗哮喘及慢阻肺药集采候选品种销售额渠道分布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二羟丙茶碱

注射剂为主,三年复合增长35.5%

 

公开信息显示,二羟丙茶碱主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以缓解喘息症状,也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为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品种。该药物由日本卫材公司研发,于1952年在日本上市,原研产品暂未在国内上市。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目前二羟丙茶碱市场主要为注射剂型,2021-2023年在总体医疗机构销售额复合增长35.5%,其中超过80%的份额由四环医药占据(图7)。根据易联招采数据显示,截止至2025年3月21日,二羟丙茶碱注射剂过评品种已达29个。

 

图7-2021-2023年总体医疗机构二羟丙茶碱市场规模及渠道分布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硫酸沙丁胺醇

吸入剂型此前已纳入集采

 

沙丁胺醇原研由葛兰素史克原研,于1996年10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2003年其吸入气雾剂进入国内市场(商品名:万托林)。沙丁胺醇剂型丰富,目前国内上市销售的主要包括片剂、吸入剂、注射剂等,其中吸入剂的市场占比最大。在第4批国采中,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剂被纳入,原研未中标。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相较于2021年,2023年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剂在总体医疗机构销售额增长103%,主要源于弘森药业、普锐特药业(成都倍特药业子公司)、仁合益康、福瑞喜药业这四家中标仿制药企相关产品销售额的大幅增长。

 

图8-2021-2023年总体医疗机构硫酸沙丁胺醇注射剂企业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注射剂方面,2021-2023年整体市场规模复合增长-15.2%,到2023年接近2.3亿元。目前该药物的注射剂市场主要被上海医药和苏州弘森药业占据(图8)。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3月21日,硫酸沙丁胺醇注射剂已有包括成都倍特药业、石家庄四药、浙江华海药业等在内的8家企业过评,初步满足纳入新一批国采的门槛。

 

盐酸丙卡特罗

两个剂型过评数量≥7家

 

盐酸丙卡特罗由大冢制药原研,于1980年首次上市(商品名:美普清),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该药物最先研发用于成人,后续大冢制药针对儿童用药研发了盐酸丙卡特罗颗粒剂和糖浆剂,并于1984年上市销售;2002年,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上市。目前,国内已上市盐酸丙卡特罗多种剂型,包括颗粒剂、口服溶液、片剂、吸入剂等,其中占比较大的为颗粒剂(45.6%)和口服溶液(34.2%),两类吸入剂则占比较小(图9)。

 

图9-2021-2023年总体医疗机构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据易联招采截至2025年3月21日数据统计,目前盐酸丙卡特罗的口服溶液和吸入溶液过评数量分别为12和8,均初步满足纳入集采的条件。法伯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总体医疗机构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市场规模超过1.5亿元,2021-2023年复合增长3.5%,过半市场持续由原研大冢制药占据(图9)。

 

富马酸福莫特罗

2023年销售额近1.3亿

 

另外一个集采候选品种,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是第三代速效长效选择性β2肾上腺素类受体激动剂,最早由Mylan迈兰公司研发,于2007年获得美国FDA批准。国内市场方面,阿斯利康和正大天晴的富马酸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分别于2000年和2010年在国内获批上市,而由潍坊中狮制药首仿的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则于2022年8月才获批。法伯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总体医疗机构富马酸福莫特罗市场规模近1.3亿元,其中超过88%为吸入溶液,且该剂型市场基本由首仿企业独占。目前,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过评企业已达14家,能否纳入新一批集采,值得关注。

 

 

首页    数据洞察    市场动态    第11批国采,这些抗哮喘及慢阻肺药有望纳入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