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不见效——巨头药企纷纷离开行业游说集团
4月底,Takeda宣布退出行业著名的游说集团BIO,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第四家选择退出BIO的药企巨头。在此前,Pfizer、UCB、药明康德均已宣布不再与BIO续约。
对于另一家游说集团PhRMA来说,日子也同样不好过。2022年8月,拜登政府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RA),制药行业随之陷入动荡。PhRMA曾试图通过游说阻止该法案通过,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在法案通过后,AbbVie、Teva和AstraZeneca选择退出PhRMA;AbbVie同时还退出了BIO。
BIO&PhRMA:两大重要游说集团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BIO)成立于1993年,作为生物技术行业顶级的游说集团,拥有约1000家成员单位,覆盖30多个国家,主要致力于就监管和税收等问题游说政府。2017年,BIO就药品进口、Medicare Part D、340B药品折扣计划以及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等问题游说联邦政府,花费超过930万美元。
从2019年到2022年,BIO每年都花费1200-1300万美元用于游说,位列行业游说支出榜第二。2023年由于有大批的企业退出,BIO的排名由第二位滑落至第七位。
除政府游说这项主要职责外,BIO也在积极推动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一年一度的BIO大会,是全球生物技术领域规模最大、内容覆盖最全面的会议,涵盖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议题,包括监管政策制定、行业前沿技术发展、风投焦点领域等,有超2万名来自全球的行业精英参会。

作为代表制药公司利益的行业协会,PhRMA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府对药品专利保护的重视,其影响政府决策的主要途径除了利用政治捐款和游说立法者以外,还包括例如,有目的性地进行广告投放,通过广告让政府和公众意识到药品专利保护的重要性;在国会的出版物上登广告,宣传制药行业优惠政策等,以赢得国会的支持;通过各类“赠药项目”,为买不起药的患者提供药物,争取大众的支持。
自2001年以来,PhRMA的游说支出一直稳居行业榜首。2023年,PhRMA投入2700万美元用于政府游说,包括IRA法案中涉及到的Medicare药品谈判计划。尽管受到挫败,但PhRMA并没有停下斗争的脚步。2023年6月,PhRMA曾发起诉讼,要求法院宣布IRA法案中的药品价格谈判计划违宪并阻止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在没有为药品制造商提供 "充分程序保护 "的情况下进行价格谈判。
此外,PhRMA还拥有一个非营利性基金会,该基金会主要为各类研究提供资助。值得一提的是,FDA虽然不接受来自企业的资金,但是接受来自非营利性基金的资助,其中也包括PhRMA基金会这类私人利益集团经营的基金会。
制药行业如何影响政策制定
游说,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或组织通过言论和行动来影响政府决策者,以制定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游说者的立法。通常情况下,说客由律师和前政府官员来担任,他们不仅了解政府的运作机制,更在政府内部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通过这些专业人士的游说,企业能够更有效地与政府决策者进行沟通,传递自身的诉求和立场。
然而,游说在美国社会中一直颇受争议。一方面,它被视为一种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有助于企业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忧大公司的游说活动可能过于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公众的整体需求。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一些大公司通过游说活动影响政府决策,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情况。
除了游说以外,大型制药企业还会利用另外两种方式来影响政策制定和公众舆论:公共关系和竞选经费资助。2016年9月,BIO发起名为“Innovation Saves”的系列宣传,以受益于生物技术领域创新疗法的患者为主角,突出强调生物创新在治病救人和节约资金方面的价值。同年10月,BIO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则名为“了解你的用药成本”的视频,指责保险公司和PBM(药品福利管理)抬高了药品价格;该视频强调,患者很少支付药品的标价,制造商的利润往往被复杂的承保流程吞噬。PhRMA则在2023年推出了多个电视和网络广告,指责 "药房中间商 "造成了高药价。
根据Open Secrets的数据,在2016年的选举周期中,制药行业共向399名众议员提供了超过1600万美元的捐款,平均每名众议员超过4万美元;同时他们还向97名参议员提供了700多万美元的捐款,平均每人约7.5万美元;希拉里和特朗普则分别获得230多万美元和34.3万美元的捐款。虽然特朗普在竞选时对药品定价问题的态度很强硬,但是分析人士认为,其上任后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是“相当有利于行业的方案”。
巨头药企为何纷纷离开
IRA的签署无疑是一个分水岭,在游说方面遭受历史性损失后,制药公司开始重新评估大型游说集团的作用。
根据Open Secrets对联邦披露文件的分析,美国制药及保健品行业在2022年投入了创纪录的3.72亿美元,用于游说国会和联邦机构,而其中大多数的游说活动针对的都是IRA。20多年来制药及保健品行业游说支出一直占据着各行业游说支出的榜首,在过去十年间,游说支出更是逐年攀升。但是在高额投入的情况下,仍未能阻止政府对药品价格的干预。
美国制药及保健品行业的年度游说支出

数据来源:Open Secrets
对于企业的退出,BIO首席公共事务及营销官Rich Masters表示,“行业的经济形势确实很严峻,对于任何公司的退出,我们都感到非常遗憾。我们也希望在经济形势好转时,这些公司可以再加入我们,我们同时也欢迎新成员的加入。我们将一如既往履行我们维护患者利益和推动医学创新的承诺。”